API 是什麼?掌握基礎知識,讓系統串接不再是黑盒子
專欄發布日期:2025.07.01
您是否曾聽過工程師說「這功能要透過 API 串接」,或是系統商表示:「我們有提供 API 文件」,卻不太確定 API 是什麼?對企業來說,API 不再是只有技術人員需要理解的名詞。如果您希望未來在導入系統或整合服務時,能更快對接、少走彎路,認識 API 的基本概念將成為關鍵。
無論您是企業主、產品經理,或是資訊整合負責人,本篇文章將以最簡單、務實的角度,快速帶您瞭解 API 是什麼、它在系統整合中的角色與重要性。
一、API 是什麼?讓系統自動溝通的關鍵角色
您有沒有想過,在網路購物時,為什麼我們能用 Google 或 LINE 帳號快速登入、在結帳時選擇熟悉的第三方支付、出貨後還能即時查看貨物動態?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功能,其實背後都依賴一項關鍵技術在運作——API。
那麼,API 是什麼?它的全名是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,中文常翻作「應用程式介面」。它不是一套軟體,也不是一個平台,而是一種讓不同系統之間能交換資訊、協同合作的標準化規則。
您可以把 API 想像成資訊系統中的「服務生」,負責在兩個系統之間進行溝通與資料傳遞。就像您在餐廳只需向服務生點餐,他會轉達給廚房,然後把完成的餐點送上桌。您不需要進廚房,也不必知道主廚怎麼料理。企業在進行系統整合時也是如此,不必深入了解對方系統的內部架構,只要透過 API,就能順利完成資料交換與功能串接。
二、API 如何運作?看懂背後的資料交換邏輯
理解了 API 的角色後,接下來我們透過兩個常見情境,帶您進一步認識系統之間是如何透過 API 進行實際『對話』的。
✅ 情境一:查詢類請求(GET)
A 平台想取得 B 平台的資料,例如查詢庫存或物流進度,就會透過 API 發出「查詢請求」。B 平台收到後處理查詢,並把結果回傳給 A 平台顯示在畫面上。

✅ 情境二:動作類請求(POST)
A 平台希望 B 平台幫忙完成一個任務,例如新增訂單、寄送簡訊、發送通知,就會透過 API 發出「動作請求」,附上必要資料。B 平台收到後會根據邏輯自動執行對應動作。

雖然這兩種用途略有不同,但背後的流程邏輯大致可以歸納成以下四個步驟:
- 發送請求:A 平台依照 API 規格,向 B 平台的端點(Endpoint)提出請求,可能是查詢資料,也可能是觸發某個操作。
- 處理請求:B 平台收到後,根據 API 定義的授權機制與邏輯進行資料查詢、邏輯處理或動作執行。
- 回傳結果(視情況而定):部分 API 會回傳處理結果(成功訊息、錯誤代碼、資料內容),也有些單向動作類請求不會特別回應。
- 後續處理(視需求而定):A 平台可根據回應更新畫面、提示使用者、記錄操作,或讓流程靜默完成。
這樣的設計,讓兩套系統之間可以在各自獨立的情況下,自動完成資料交換與任務協作,是許多企業實現流程整合的核心技術之一。
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,這些 API 背後的提供者是誰?又為什麼越來越多平台願意主動開放 API 給外部使用?
三、API 是怎麼來的?誰在提供 API?
許多知名平台與大型系統商會主動開發並開放 API,讓外部開發人員依照規範存取資料或功能。這就像是對外開了一扇窗,讓合作方能更容易整合服務、開發應用,同時也擴大平台本身的使用場景與市場競爭力。
舉例來說,黑貓宅急便開放物流 API 後,電商平台便能直接在自家後台出貨、列印物流單,不必切換系統,整體流程更快、體驗也更順暢。又或者,網站導入 LINE Login API,不僅降低會員註冊門檻,提高轉換率,對 LINE 本身而言,也有助於擴大服務觸角、強化用戶黏著度。
如果您的企業已經使用以下平台,但尚未串接 API,不妨考慮善用這些資源,為流程優化與服務整合加分:
- 大型科技平台:Google、LINE、Facebook、Apple
- 電商平台:蝦皮購物、Shopify、91APP、SHOPLINE、Cyberbiz、WACA、meepShop、EasyStore、ShopStore、BV SHOP、QDM
- 第三方金流服務商:LINE Pay、綠界科技、藍新科技(智付通)、Tappay、歐付寶、PayPal、街口支付、全支付、一卡通MONEY、悠遊付
- 物流與運輸業者:黑貓宅急便、中華郵政、新竹物流、Lalamove、Uber Eats、foodpanda
- SaaS 軟體服務商:Salesforce、HubSpot、Slack、Airtable、Notion、Trello
- 政府與開放資料平台:中央氣象局、內政部開放資料平台、財政部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、交通部運輸資料開放平台
- 銀行機構:包含臺灣銀行、土地銀行、中信、台新、玉山、永豐、富邦、國泰世華等本地銀行,以及星展、滙豐等外商銀行,也已陸續開放 API,提供金融帳戶串接、交易查詢、轉帳驗證等服務整合可能。
不過要注意的是,不是所有平台的 API 都是完全開放的。有些功能可能只開放給特定合作對象,或需額外申請授權。企業在規劃串接前,建議先向平台或系統商確認 API 的使用條件與授權方式,避免後續整合受限。
四、理解 API 是什麼之後,企業該怎麼開始?
掌握了 API 的基本概念後,真正的挑戰往往是「接下來該怎麼做」。在實務上,企業常會遇到這些問題:
- 不確定自己使用的系統能不能串接?
- 拿到 API 文件,卻看不懂該怎麼進行?
- 沒有工程師,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整合?
這些問題,我們都在下一篇《API 串接怎麼做才順利?企業常見誤區與最佳做法一次看》中統整說明。從需求釐清、技術可行性評估,到整合方式比較,都會用白話的方式帶您一步步掌握,幫助您更有信心地推動下一步。

想更快完成 API 串接?我們可以幫您一把
如果您已經有明確需求,也拿到了 API 文件,卻苦於沒有人能處理,或不確定怎麼開始,田中系統提供的【API 輕鬆接】服務,可以最快七天內完成整合。不成功不收費,讓您在時程與預算上都能放心。
👉 查看 API 串接服務說明
就算您還不確定手上系統能不能串,也沒看到 API 文件,只要填寫我們的諮詢表單,我們會免費協助初步評估,幫您快速釐清整合可行性,讓串接這件事,不再是難以啟動的門檻。